Archive for the ‘非線性寫實短片’ Category
我們身上的深水埗
影行者來了個新同事,擅長肢體與行為藝術,我們一方面認識新朋友,一方面也開拓一下成員們的各種可能性,於是一起在深水埗這個我們嘗試進入已久的社區,縱深地進行一次身體、影像、社區、劇場之間的對話。
我們六人,對深水埗有不同的觀察,有不同的感受。在身體與影像對話的拍攝過程中,也同時進行了一場隱形劇場,引起四周街坊的好奇,又彷似一個鏡子,映出六面深水埗的鏡像。
六個視角,似近又不同,迴映深水埗日間人文風景;與肢體情感,重疊或依稀成形,投射在鴨寮夜市的邊陲。
鳴謝:在深水埗生活的人們
共同創作:
美彤、小歌、朗宜、舜怡、善怡、維怡
1973年的水族箱
誌1973年股災
by tipota, 2013
(歌曲與照片版權屬原創者)
幸福…
物無非彼, 物無非是
by tipota
2013
夜與霧v.2
思前想後, 再剪一個短版!
影行者六月流愛放映會
〔當前衛遇上寫實〕短片系列: 放映日期:14/6/2009 時間:下午五時 地點:油麻地百老匯電影中心kubrick書店bc放映室
查詢: 27875656/ 61887262
費用全免.歡迎捐助.設映後討論
影片簡介:
《Nice Baby Manual#1 , #2》 共同創作:麥家蕾 楊子江 片長:共11’48”分鐘
這是我們與一群BB公仔發生關係的習作,當MY BABY成為一種代名詞時,究竟誰才是那個BABY?SO NICE SO CRUEL!
《in fragment》 共同創作:陳生昌 楊子江 片長:8分鐘
思憶碎片 風箏飄搖 落葉難歸根 人去卻留痕
《夜與霧v.2》
共同創作:黎健基 范沁榆 李維怡 片長:7分鐘
「…現實是以頭髮編成的指紋/在無人的營地裡/以精準的統計方法疊起成千上萬的右手左腳相互挨近建起通天塔活像櫥窗裡的/dummy/一屍不掛」
影片概念來自這首詩:《夜與霧》(對位練習.四),作者是張歷君。而這首詩源自一群年輕人每年為七一出的一份刊物,這是2008年版,主題是「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街市cross over 前衛短片〕
放映日期:15及19/6/2009(星期一及五) 時間:下午二時至六時 地點:灣仔太原街市集鹹魚檔
鳴謝:市集關注組、蔡生蔡太
露天街市是鹹魚白菜、豆鼓麵醬、零食玩具、時裝食店的集合地,來到這裡的人各式其色,如果將一些關於慾望、城市發展、暴力、暗啞、身體、沉默的詩性短片放在這裡,會發生什麼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夜與霧2008
我們的一個小練習
概念源自:
《夜與霧》(對位練習.四)
張歷君
我們不曾聽聞
以頭髮編成的布帛
是生產力提昇的標記
也是身首異處的開端
現實卻是吊死鬼的繩子在屋苑平台遍尋不獲
只好以水筆環繞頸項
轉一圈
再轉一圈
華麗如銬鐐的項鍊
待沖擦過後淡下來
活人驟然從窗玻璃外落下
如是,
在校園陽光明媚的日子裡
他們看準我們頸上的淡紅編號
圓睜雙目念念有詞:
不能通過
不能通過
全都不能通過
沒法子,我們依舊充耳不聞
現實是以頭髮編成的指紋
在無人的營地裡
以精準的統計方法疊起成千上萬的右手左腳相互挨近建起通天塔活像櫥窗裡的
dummy
一屍不掛
去年我們的小小嘗試–《被遺忘的家庭》
此片是香港獨立媒體三週年活動中,由影行者參與舉辦的四格畫工作坊中,由阿靜與阿w ing的作品加工而成,特此感謝,還有謝謝發仔的音樂…
圖片都是從以往我們協助過出版的居港權事件攝影集《逐.流.去.程》中截取,並結合了小小3a工作坊的嘗試, 為居港權的朋友,做了一齣短短的影片:《被遺忘的家庭》